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战国 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 高14.8厘米、宽5.4厘米、厚0.4厘米 此器呈尖首长方形,表面光润无纹饰。圭为重要的礼器,多为尖首状,也有平首或凸首造型,它不仅用于礼天地四方,也象征着身份等级,多用于祭祀和丧葬等活动。
春秋 长9.4、宽2.8厘米 此器双面雕,纹饰相同,用隐起方法雕琢四条变形虬龙,身体蜷曲,互相缠绕。沿龙身走向阴刻双道平行线,内填短斜线。玉饰的上、下两条长边均琢出齿脊,沿器身纵向穿一透孔,可以穿线佩带。齿边形器是春秋时期特有的一种装饰品,其齿脊特征不但在齿边形器上有所表现,在玉璜、玉璧等上都有应用,尤其在璜上表现最为普遍。
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 长4.2、宽3.7、最厚0.2-0.3厘米 此器扁平片状,双面雕刻,纹饰相同。龙身蛇形,卷成弯钩状,首尾相望,留有大缺口。口大张,吻部向上勾卷,下颌及舌向颈下勾曲成卷云状。顶部起尖脊,角向前弯卷。龙身边缘随器形雕琢单阴线轮廓线,近尾部处加饰横断弧线将龙身分为两部分,前后段中部雕刻双线勾云纹。饰件造型优美别致,首、角、身、...
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 长4.6、宽2.6、最厚0.4厘米 此器扁平,表面抛光,正面镂雕S形双首共身龙,背面光素无纹。龙首分位于左上和右下角,斜向对称。龙角顶部有突脊,形如冠状。吻部上卷,下颌及长舌向后勾卷。龙角、突脊、吻部卷曲处和足等突出处沿器身的上下两缘形成脊齿状。器身周边雕刻细阴线纹轮廓线,中部纵贯双阴线纹与两端龙眼相连。此器应是组玉佩中...
西周 长6.2、宽4厘米 鸟首有冠状突起,沿颈部向后舒展,末端向上翻卷。尾分两支,长尾向后伸展末端翘起,短尾向前弯卷直抵下腹。圆眼、钩喙、宽尖翅、粗短足,形态古拙,立体感强。在喙、冠末和短尾羽三个弯卷处钻三个透孔,胸部转角处也有一个穿孔,这四个孔可以将鸟形饰加以固定。鸟身纹饰线条基本为比较单一的直线或曲线,但胸部则雕刻比较特殊的卷云纹。玉鸟形象简化,图案与青铜器上的鸟纹具有一定共性,与...
西周 长4.5、宽2.7厘米 此器双面片雕,造型稍异,但均为兔卧状,腿前伸,长耳后伏,尾尖上翘,硕臀,圆眼,吻部穿一透孔,乖巧可爱。兔形玉佩最早见于商代,以妇好墓出土最为典型。商代玉兔的耳也略向后抿,但做奔跑状,眼圆睁、腿部摆动、尾部翘起,灵活中透出机敏,动感很强。
西周 长8.4、宽1.3厘米 此器直身鱼形,鱼口宽短,中部有一个透钻的小孔。圆眼,眼球隐起。颈下部内凹。无鳞纹,鳍均为短斜阴刻线。短尾分叉,略向上下撇,尾端较平直。西周的墓葬中出土玉鱼较多,一部分是佩饰,另一部分是明器。佩饰多较精致,明器则质地差,刀法简陋。
西周 长10、宽2.2、厚0.5厘米 此器璜形鱼身,大圆眼,口部镂空一小圆孔。无鳞纹,背鳍用阴线勾勒出基本轮廓,再以细斜线填实。腹鳍只勾轮廓。尾为双叉形,略向外撇,末端双面磨制,锋利如刃。西周时期,大型墓有在棺椁的帷幕上悬挂玉鱼的葬习,多的可达数十件。鱼是人们最早关注的动物之一,在新石器彩陶上即有鱼纹图案。佩鱼之风始于商代,玉雕中有片状鱼,多为平直状,有些口部带孔,尾端有长榫,似刻刀,...
战国 直径6厘米 此器环形,纹理鲜亮,加工规整,磨制光润。瑗面呈斜削状,边缘扁薄,近孔处较厚,环体内、外边缘部分均以倒棱方式进行磨制。
战国 直径9.5厘米 此器环形,纹理鲜亮,加工规整,磨制光润。瑗面呈斜削状,边缘扁薄,近孔处较厚,环体内、外边缘部分均以倒棱方式进行磨制。
战国 直径7.5、孔径5.8、厚0.8厘米 此器圆环形,断面呈椭圆形。两面纹饰相同,均以斜阴线琢刻相互不交叉的粗线绞丝纹。绞丝纹又称绳纹、扭丝纹等,因其纹线阴阳相间,形如扭曲的束丝而得名。最早的绞丝纹玉器实物见于良渚文化玉镯,镯内侧光直无纹,外围呈半圆,雕琢绳纹,属于半绞丝纹的形式。春秋战国时期是绳纹玉的鼎盛时期,均为贵族使用,绳纹较细密,呈360度斜向绞圈,是真正的绞丝纹玉器。
清 纵218.5厘米,横49.5厘米 作者: 吴伟业 田家英家属 捐赠 释文:千章乔木俯清川,高阁登临雨后天,明月笙歌红烛院,春山书画绿杨船。郗超好客真名士,苏晋谈经正少年,最是风流挥玉尘,烟霞胜处着神倦。书为念翁老公祖大词宗教正,弟吴伟业。 吴伟业(公元1609—1671年),字骏公,号梅村,江苏太仓人。“复社”首领张溥弟子。崇祯四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历迁东宫侍读...
清 纵151.5厘米,横44.8厘米 作者: 潘耒 田家英家属 捐赠 释文:家传伊水泽流长,椿寿初逢七十霜。冀北群空欣桂馥,河东凤舞挹兰芳。饵成桃实神偏爽,奏罢云璈韵自扬。从此筹应添海屋,先看争献紫霞觞。奉祝耳房老年翁七帙荣寿。稼堂潘耒。 潘耒(1646-1708年),字次耕,号稼堂,止止居士,江苏吴江人。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,授翰林院检讨,纂修《明史》,寻充日讲起...
清 纵132厘米,横58.6厘米 作者: 林则徐 田家英家属 捐赠 释文:观操守在利害时,观精力在饥疲时,观度量在喜怒时,观存养在纷华时,观镇定在震惊时。防欲如挽逆水之舟,才歇力,便下流;从善如缘无枝之木,才住脚,便下坠。辛阶五兄先生印可,少穆弟林则徐。 林则徐(公元1785-1850年),字元抚,号少穆、石麟,晚号俟村老人,福建侯官(今福建福州)人。嘉庆十六年进士,...
清 纵132厘米,横57厘米 作者: 陈维崧 田家英家属 捐赠 释文:青山横北郭,白水绕东城。此地一为别,孤蓬万里征。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挥手自兹去,萧萧班马鸣。康熙丙午(康熙五年、公元1666年)春日,陈维崧。 陈维崧(1625-1682年),字其年,号迦陵,江苏宜兴人。陈贞慧之子。天资颖异,少出游。年过三十,荐应博学鸿词科,试列一等,授检讨,修明史。工诗文,雄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